第104期:专家看2025年房地产:“止跌回稳”任务居首 将有更多支撑政策出台

发表日期 :2025/02/28 浏览次数 : 38

2024年12月,全国住建工作会议提出,要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、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、大力实施城市更新、打造“中国制造”升级版和建设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的好房子等五项重点工作,指出了2025年房地产应该怎么干。2025年,从地方两会的会议内容来看,上述政策又成为了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,被着重进行布局和施策。

全国两会开幕在即,今年的房地产政策重心有什么变化?如何促进房地产市场“止跌回稳”?如何推进城市更新?存量土地和存量商品房收储工作如何推进?中国网财经就此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。

“止跌回稳”是重点任务

2025年年初地方两会密集召开,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房地产的相关表述,整体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,“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”是各地今年重点任务之一。

北京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要更好满足城乡居民住房需求。不断优化房地产政策,持续推进房地产市场回稳向好。

广东省指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。因城施策优化房地产政策,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,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,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,健全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,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,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。

“整体来看,推进城市更新、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、保交房、建设‘好房子’,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、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等方面是主要内容。”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辽宁、重庆等省市房地产相关表述更为积极。辽宁省表示“推动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。因城施策,供需两端协同发力,严控增量、优化存量、提高质量,统筹推进保交房、治烂尾、去库存”;重庆市强调“全力推动房地产和建筑业企稳回升”。不过,广西壮族自治区、福建省、山西省等地政府工作报告“止跌回稳”仍是核心。

“多地表态上更为积极,也体现了地方对于推动房地产市场修复的决心。”陈文静表示。

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也指出,全国两会对房地产的表态,有望延续去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。从政策部署来看,监管层将会继续激发房地产在提升内需、稳定投资方面的作用。

供应端:政策加力 城市更新提速

推进城市更新、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,是稳定房地产投资,释放购房需求的重要举措,也成为地方两会中的高频词汇,体现其在2025年各地工作中的重要性。

2025年首场国务院常务会议对“研究推进城市更新工作”作出部署。会议指出,城市更新关系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质的提升,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。要支持各地因地制宜进行创新探索,建立健全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,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。此外,1月20日,全国城市更新工作部署视频会在北京召开。

“可以看到中央对于城市更新的重视及支持。”陈文静预计2025年关于城市更新、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相关的配套政策有望继续完善和落地,如相关资金保障、税费优惠等。

2025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,27个省市强调实施城市更新工作,24个城市强调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。多省市明确具体目标,北京明确“实施500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,治理背街小巷1100条,改造提升老旧厂房40处”等,山东明确“推进片区更新120个,开工老旧小区改造13.7万户”。四川省规模最大,指出“开展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,改造老旧小区4000个以上、城市危旧房3万套、城中村10万户,改造目标10万户”。

从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来看,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仍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。23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2025年继续做好保交房工作,山西省指出“‘一企一策’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,全面完成保交房任务”,宁夏回族自治区表示“保交房专项行动,既有保交房项目年内交付率达到100%”。

在陈文静看来,2024年四季度以来,在政策优化带动下,房地产市场出现阶段性修复,但市场真正实现止跌回稳还需要时间,短期房企资金压力仍在。据金融监管总局披露,“白名单”机制已经支持了14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。

此外,存量土地和存量商品房收储工作在多个城市加速推进。2月18日,北京率先重启土储专项债发行,募资投向土储项目规模超百亿元,主要将用于旧宫镇绿隔地区环境整治土地一级开发项目、房山区良乡大学城拓展东区土地一级开发项目等25个项目。(来源于:澎湃新闻)